布希角酒庄(Point Bush Estates)坐落于新西兰坎特伯雷(Canterbury)的怀玛蒂(Waimate)产区,该产区位于新西兰南岛的中部,夏季干燥,日照充足,气温相对较低,非常有利于葡萄的生长。
布希角酒庄是一座小型的家族式精品酒庄,它的创建始于一次关于在怀玛蒂地区种植葡萄树可能性的讨论。酒庄的开创者加里·丹尼森(Gary Dennison)兴趣广泛,热情充沛,曾经打过橄榄球和板球,做过冲浪救生员,从事过木船业,最后他将酿造世界优质的葡萄酒作为一生的梦想和事业。
布希角酒庄的葡萄园表层土壤为粉砂土,底层土壤为黏土,园内优良的排水系统为葡萄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园内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有黑皮诺(Pinot Noir)、灰皮诺(Pinot Gris)和长相思(Sauvignon Blanc)。一直以来,酒庄都致力于种植最优质的葡萄,酿造最优秀的葡萄酒。
布希角酒庄目前已经发布的酒款有霞多丽(Chardonnay)、灰皮诺、西拉(Syrah)、特选葡萄酒(Wine Specials)、黑皮诺、长相思、雷司令(Riesling)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鲁臣世家庄园(Chateau Rauzan-Segla)位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Medoc)的玛歌(Margaux)村,在1855年的梅多克分级中,鲁臣世家庄园位列二级庄。
鲁臣世家庄园的历史可追溯至1661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当时,皮埃尔·德摩舒·鲁臣(Pierre Desmezures de Rauzan)从盖斯克(Gascq)家族手中收购了玛歌地区的一块土地,并在其上建立起了鲁臣庄园(Chateau Rauzan),这也是鲁臣世家庄园的前身。1692年,皮埃尔逝世,他的三个儿子继承了他在玛歌的地产,他的女儿特蕾莎(Therese)则继承了波雅克(Pauillac)的土地。18世纪时,鲁臣庄园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酒庄:其一为鲁臣世家庄园,另一座则是同为1855二级庄的露仙歌城堡(Chateau Rauzan-Gassies)。
此后的近两个世纪中,酒庄一直由鲁臣家族精心管理。18世纪末时,鲁臣世家庄园酿制的葡萄酒已美名远扬。1787年,时任美国驻法大使的第三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曾到访波尔多,在品尝了鲁臣世家庄园的葡萄酒后,他对其品质大为赞赏,并订购了十箱,他还认为鲁臣世家庄园毫无疑问属于二级庄中的佼佼者。
1866年,尤金·杜兰-达西(Eugene Durand-Dassier)从鲁臣家族手中收购了酒庄。1956年,一场严峻的霜冻灾害摧毁了酒庄葡萄园内的许多葡萄树。此后,酒庄几经转手,在1994年被布伦特·沃克(Brent Walker)转让给了香奈儿(Chanel)集团的所有者韦特海默(Wertheimer)家族。香奈儿集团购入鲁臣世家庄园后,对庄园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实行了翻新酒窖、改用更小容量的发酵罐以实现分地块酿造、新增葡萄分拣台、完善葡萄园排水系统等一系列措施,使酒庄得以焕发新的生机。2014年,曾担任安第斯白马酒庄(Cheval des Andes)酿酒师一职的尼古拉斯·奥德伯特(Nicolas Audebert)成为了酒庄新的管理者以及首席酿酒师。
鲁臣世家庄园的葡萄园面积约为72公顷。葡萄园的底土主要由黏土和石灰岩构成,黏土的颜色由蓝灰至深红不等,有助于保持葡萄的新鲜度;表层土壤则以排水性良好的砾石为主,这种底土和表土的精妙结合为葡萄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园内主要种植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其他葡萄品种包括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和味而多(Petit Verdot),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600至10,000株,平均树龄为35年。在葡萄园管理方面,无论是整形、修剪还是采收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人精心料理并进行密切监测,以确保收获健康而成熟的葡萄。此外,从2012年起,酒庄倾向于使用有机的方式来耕种葡萄园,部分葡萄园内使用马匹进行耕作。
葡萄经人工采摘后,会在大小不一的温控不锈钢罐进行酒精发酵,各地块葡萄的发酵会分开进行,之后再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发酵完成后,葡萄酒会在新桶比例为50%-60%的法国橡木桶中陈年18-20个月,接着经过多次试验后,按一定比例进行精心调配,使成酒达到最佳平衡度。装瓶前,酒庄会用蛋清来澄清酒液。
鲁臣世家庄园仅生产两款葡萄酒,即正牌酒鲁臣世家庄园红葡萄酒(Chateau Rauzan-Segla, Margaux, France)和副牌酒鲁臣世家庄园副牌(小鲁臣世家)红葡萄酒(Segla, Margaux, France)。正牌酒色泽浓郁深沉,香气馥郁优雅,口感精致而复杂,结构平衡而精妙,是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和詹姆斯·萨克林(James Suckling)等众多知名酒评家和权威酒评机构高分榜单上的常客。副牌酒既继承了正牌酒的优雅,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其果香充沛,富有活力,口感柔顺,十分易饮。里希特酒庄(Weingut Max Ferd. Richter)位于德国摩泽尔(Mosel)产区,是当地一家历史悠久、专注酿造雷司令(Riesling)葡萄酒的家族酒庄。
里希特家族(Richter Family)于1643年在布朗伯(Brauneberg)地区购买了一片葡萄园,并在1680年成立葡萄酒出口公司。1880年,里希特家族建立了自己的酒庄,其酒窖号称为摩泽尔地区最大的老橡木桶酒窖之一。目前,里希特酒庄由家族第九代传人德克·马克斯-费迪南·里希特先生(Dr. Dirk Max Ferd. Richter)运营管理,而第十代继承人康斯坦丁·马克斯-费迪南·里希特(Constantin Max Ferd. Richter)也已经加入家族酒庄,竭力把家族传统发扬光大。
里希特酒庄拥有48英亩的葡萄园,分布于艾德纳天梯园(Erdener Treppchen)、日冕园(Wehlener Sonnenuhr)、海伦恩科洛斯特园(Helenenkloster)和布朗伯等地,而且几乎都位于摩泽尔河谷(Mosel Valley)中部地形陡峭的斜坡上,种植的葡萄品种包括95%的雷司令和5%的白皮诺(Pinot Blanc),葡萄藤的平均树龄为40年。里希特酒庄的酿酒师们一直坚信:好酒必须来自葡萄园,而非酒窖。因此,他们尤其注重葡萄园的日常工作。为了照料种植在布满板岩的陡坡上的葡萄,酒庄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精细的手工作业、严格控制产出、全天然的肥料、纯人工采收以及可持续的农耕方式都是里希特酒庄应对不利自然环境所作出的努力。
在葡萄酒酿造方面,酒庄首先会对葡萄进行轻柔地压榨,然后将葡萄置于大型的、传统的旧橡木桶中进行缓慢的温控发酵。细致谨慎的酵造过程确保了葡萄的品质,使得酿造出来的葡萄酒能完美地展现葡萄园的风土特征,且极具陈年潜力。里希特酒庄还会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天然酵母,并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澄清剂。
里希特酒庄生产风格多样的优质雷司令葡萄酒,从干型、半干到甜型、起泡酒,应有尽有。其中,包括海伦恩科洛斯特园雷司令冰酒(Mulheimer Helenenkloster Riesling Eiswein)在内的多款葡萄酒更是获得了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和史蒂芬·坦泽(Stephen Tanzer)等酒评家的高分好评。
产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