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坐落于波尔多左岸梅多克(Medoc)产区的玛歌村(Margaux),在1855年波尔多梅多克分级中获评一级庄,与拉菲古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图城堡(Chateau Latour)、侯伯王庄园(Chateau Haut-Brion)齐名。
玛歌酒庄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纪,当时庄园名为“玛歌山丘(La Mothe de Margaux)”,尚未开始种植葡萄。它的历任主人都是富有的贵族,直到利斯通纳克(Lestonnac)家族的到来,酒庄的格局才正式成形。在1572至1582年的十年间,皮埃尔·莱斯托纳克(Pierre de Lestonnac)将庄园和园地彻底整修重组,并颇具先见地放弃种植谷物而改种葡萄。17世纪后期,玛歌酒庄占地面积已达265公顷,其中三分之一用于种植葡萄,如今仍是如此。
数百年来,一代代人凭借着精湛的酿酒技艺与敢于创新的精神,一步步将玛歌酒庄葡萄酒推向优质葡萄酒的殿堂。18世纪初期时任酒庄主管一职的柏龙(Berlon)先生就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他是首位将红葡萄与白葡萄分开酿制的酿酒师,也是反对在早晨采摘葡萄的第一人,因为晨露会稀释葡萄的色泽和风味。他还深谙土壤的重要性,对优越风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柏龙先生的过人才能为玛歌酒庄葡萄酒的品质跃升提供了强大推力,酒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进入黄金时代。
据伦敦公报(London Gazette)1705年刊登的公告显示,波尔多列级庄的首宗拍卖交易就是230桶玛歌酒庄红葡萄酒(Chateau Margaux, Margaux, France)。此外,1771年份的玛歌是第一款出现在佳士得(Christie’s)拍卖名录上的波尔多红葡萄酒。不仅如此,玛歌酒庄的葡萄酒还深受政界名流的喜爱。英国首相罗伯特·沃波尔爵士(Sir Robert Walpole)曾每个季度都购买4桶玛歌酒庄红葡萄酒。玛歌葡萄酒的名声甚至远传大西洋彼岸,时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在评价波尔多最好的葡萄酒时把玛歌酒庄置于首位。他曾订购了1784年的玛歌葡萄酒,并如此赞叹道:“不可能有比它更好的波尔多葡萄酒了。”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波尔多葡萄酒的黄金时代随之宣告结束。时任玛歌酒庄庄主的埃利·巴瑞(Elie du Barry)被雅各宾党(Jacobin)送上了断头台,玛歌酒庄也被作为国有财产公开拍卖。所幸的是,利斯通纳克、朋达克(Pontac)和奥莱德(Aulede)三大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人罗拉·菲梅勒(Laure de Fumel)经过多番努力,终于成功收回了酒庄。
1801年,科隆尼拉侯爵(Marquis de la Colonilla)伯特兰·杜亚特(Bertrand Douat)买下酒庄所有权。伯特兰·杜亚特是从西班牙回来的巴斯克人,拥有船主等多重身份,还获封了贵族称号,财力相当雄厚。他还曾代表西班牙政府与俄罗斯进行交易谈判。1810年,70岁的科隆尼拉侯爵请来当时波尔多的知名建筑师路易斯·库姆斯(Louis Combes)为酒庄新建了一座城堡。这座新城堡是法国少有的几个新帕拉第奥式风格建筑之一,素有“梅多克的凡尔赛宫”(Versailles of the Medoc)之美誉。1816年,科隆尼拉侯爵离世,他的后人于1830年把玛歌酒庄出售给银行家亚历山大·阿加多(Alexandre Aguado)。
1855年,第二次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办,拿破仑三世(Napoleon III)想借此难得的机会向全世界展示他钟爱的美酒,希望将葡萄酒排名后再进行展示,于是要求波尔多商会(Bordeaux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筹备酒展并对酒庄进行分级,而波尔多商会则将这个任务转交给对波尔多酒庄、葡萄园风土和葡萄酒都了如指掌的葡萄酒经纪人工会(Syndicat of Courtiers)。葡萄酒经纪人工会根据长期以来波尔多葡萄酒在市场上的声誉和价格水平制定出了一份分级名单,鼎鼎有名的1855分级由此诞生。在入选的四座一级庄中,玛歌是唯一获得20分满分的酒庄。
1879 年,阿加多侯爵的儿媳艾米丽·马可多纳(Emily Macdonnel)把酒庄卖给皮雷-威尔(Pillet-Will)公爵。这是一个对梅多克产区非常不利的一个时期,梅多克几乎同时受到全球经济大萧条和真菌病害的严重影响。葡萄园接连遭受真菌、白粉病和霜霉病的袭击,但在历任酒庄管理者的竭力保护下,葡萄园状况维持良好。伴随着治疗新方法的发现和葡萄藤的补植,玛歌酒庄逐步恢复生产,1893年酒庄迎来了大丰收,葡萄品质上乘,甚至超越了传奇的1870年,不过却因酒桶数量不够而不得不放弃了部分收成。尽管如此,由于补种的葡萄树树龄尚浅,结出的果实质量不够理想,于是酒庄便将其用于生产副牌酒。1908年,这款副牌酒正式取名为“玛歌红亭红葡萄酒(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 Margaux, France)”。
1896年,皮雷-威尔公爵聘请皮埃尔·莫罗(Pierre Moreau)负责酒庄管理。皮埃尔大胆地制订了在酒庄内装瓶葡萄酒的规定,这项规定于1924年开始实施,为玛歌酒庄葡萄酒提供了有力的正品保障。1950年前后,费南德·吉内斯特(Fernand Ginestet)和他的儿子皮埃尔(Pierre)入主酒庄。1977年,吉内斯特家族受经济衰退的影响陷入财务危机,把酒庄出售给了安德烈门泽普洛斯(Andre Mentzelopoulos)。
安德烈接手后,投入大量资金完善酒庄建设——开拓新葡萄园,重新栽种葡萄树,安装排水系统,并翻新城堡及酒窖。他雇用了有“现代酿酒学之父”之称的埃米耶·佩诺(Emile Peynaud)担任酒庄的酿酒顾问。在埃米耶的指导下,他对酒庄的副牌酒玛歌红亭葡萄酒(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和玛歌白亭葡萄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设立了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引进使用新橡木桶陈酿,并规划修建了梅多克第一个大型地下酒窖。在安德烈的努力下,玛歌酒庄重拾昔日辉煌,迎来了卓越的1978年份。1980年,安德烈·门泽普洛斯去世,他的女儿科琳娜·门泽普洛斯(Corinne Mentzelopoulos)从父亲手中接过酒庄管理重任。
1983年,拥有酿酒学博士学位的农业工程师保罗·庞塔利尔(Paul Pontallier)加入玛歌酒庄,与庄主科琳娜共同推进安德烈·门泽普洛斯生前开展的改革计划。1990年,保罗正式出任玛歌酒庄总经理一职。同年,保罗·庞塔利尔聘请农业工程师菲利普·巴斯卡雷斯(Philippe Bascaules)协助酒庄管理。2016年3月28日,保罗·庞塔利尔因癌症去世。2017年3月1日,菲利普·巴斯卡雷斯接任酒庄总经理一职。
玛歌酒庄目前共占地262公顷,其中有99公顷葡萄园。红葡萄园的法定产区为87公顷,其中种植面积为82公顷,而白葡萄园的种植面积则为12公顷。红葡萄品种主要为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味而多(Petit Verdot)和品丽珠(Cabernet Franc);白葡萄品种为长相思(Sauvignon Blanc),葡萄藤平均树龄为45年。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酒庄在葡萄园内拒绝使用杀虫剂。此外,园内仅施用有机肥料,酒庄还会适时进行深层施肥以改善土壤结构及恢复土壤活力。
到了采收季,酒庄团队会通过检测分析各项指标及亲自品尝葡萄果实来挑选合适的采收时间。葡萄达到理想成熟状态后,由200余名经过专业训练的采收工完成采摘。到达酿酒车间后,葡萄需经过严格的筛选才能进入去梗等环节。酒庄同时采用橡木桶及不锈钢罐来发酵红葡萄,白葡萄则全部使用橡木桶发酵。酒精发酵结束后,酒液会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而后,红葡萄酒会被放置于橡木桶中熟成18-24个月,白葡萄酒则在橡木桶中熟成6-8个月。
酒庄的正牌酒——玛歌酒庄红葡萄酒风味浓郁复杂,入口宛如舌尖上舞动的一曲芭蕾舞般优雅而有力,单宁充沛顺滑,平衡感佳,收尾中可感受到清新悠长的质感,陈年潜力相当出众。它成功征服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也赢得了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和英国“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的青睐。在酒评界,玛歌酒庄红葡萄酒也同样广受认可,曾4次获得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的满分评价,其他酒评家给出的95分以上好评更是多不胜数。近些年来,玛歌酒庄红葡萄酒的品质一直稳中见长,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
除了正牌酒外,玛歌酒庄目前已发布的酒款还包括副牌酒——玛歌红亭和玛歌白亭,以及三牌酒——玛歌酒庄三牌红葡萄酒(Margaux de Chateau Margaux, Margaux, France)。另外,酒庄于2009年开始生产四牌酒,不过这款酒仅以散装的形式售卖给波尔多的酒商。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到访法国波尔多期间,负责接待工作的正是玛歌酒庄。也就是说,玛歌酒庄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接待过中国最高领导人的1855一级庄。酒庄当时还邀请胡锦涛主席品尝了波尔多20世纪80年代最优秀年份——1982年的玛歌酒庄红葡萄酒,这款酒获得了罗伯特·帕克的99分高分好评。
产品关键词: